首页 > 教师园地 教师园地

书香润师心,阅读促成长

时间:2025-08-12 00:00 作者: 点击:19 次

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与育人智慧,国开附属小学于暑假期间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了主题阅读活动。教师们沉浸书海,研读教育经典与人文著作,在阅读中沉淀思考,收获丰厚成长。

微信截图_20250903170038.png

      在教育的浩瀚星空中,总有一些书籍如同璀璨星辰,引领我们穿越迷雾,照亮前行的道路。《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?》这本书,便是这样一颗耀眼的星辰,它不仅深刻剖析了学生学习动机的复杂性,更以科学的视角和人文关怀,为我们揭示了教育背后的深层逻辑与奥秘。作为一名教师,读完此书,我仿佛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与智慧的启迪,心中涌动着对教育事业的全新理解和无限感慨。读完《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?》这本书,我更加坚信,未来的教育应当是以学生为中心的。这意味着,我们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框架和评价体系,建立更加灵活、开放和包容的教育生态。在这个生态中,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,而是主动探索、创造和分享知识的主体;教师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者,而是学生学习旅程中的引导者和伙伴。

为了实现这一目标,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,如项目式学习、翻转课堂、混合式学习等。同时,我们也需要加强家校合作,共同营造一个支持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、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的新时代人才。

《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?》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关于教育心理学的著作,更是一本关于人性、关于成长、关于未来的深刻思考。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,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信念。我相信,只要我们用心去倾听学生的声音、去理解他们的需求、去激发他们的潜能,就一定能够引领他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也将收获属于自己的成长与幸福。

微信截图_20250903170127.png

暑假翻开《人生转轨处》,我沉浸在曾赞军老师帮助问题少年小松蜕变的历程中,掩卷沉思,诸多感悟涌上心头,也让我对日常教学有了全新思考。

 书中,小松原本厌学、迷茫,对未来毫无规划,是传统教育视角下的“问题学生”。但曾老师并未放弃,他耐心陪伴,从生活细节挖掘小松的兴趣点,借助看电影、旅行等方式,激发小松的内在动力,引导他重新找回学习的热情与生活的方向。

反思我的教学,有时会不自觉地被量化的评价标准牵引,在关注知识掌握程度的同时,难免对学生个体的独特性与内心需求少了些细致体察。课堂上,为了让学生更快掌握解题方法,有时会急于给出最优路径,反而限制了他们自主探索的空间。今后,我要学习曾老师,多关注学生兴趣,比如在数学教学里,根据学生喜好设计生活化问题——给喜欢游戏的学生出“游戏装备升级概率”的应用题,带热爱手工的学生用几何图形拼搭模型,让抽象公式变得可触可感;面对学生的错误和问题,不再急于纠正,而是顺着他们的思路找到卡壳点,引导他们自主发现逻辑漏洞。

教育是一场漫长的旅程,每个学生都可能在某个阶段“转轨”。作为老师,我们要成为他们的引路人,用爱与智慧,帮助他们找到前行的方向,实现人生的蜕变。

微信截图_20250903170220.png

      全书从5条公设、5条公理出发,通过严密的演绎推理,一步步推导出465个命题,构建起完整的平面几何体系。这种“从极简到繁复”的过程,展现了逻辑的强大力量——比如从“两点确定一条直线”这样直观的公理,最终能推导出复杂的圆幂定理,每一步都环环相扣,没有丝毫跳跃。这种“以少胜多”的思维方式,让人意识到:真正的智慧不在于堆砌知识,而在于找到最核心的原理,再用逻辑串联一切。

      在充满变数的世界里,《几何原本》构建的几何世界是绝对确定的。只要承认最初的公设,那么所有结论都必然成立,这种“必然”带来一种独特的安全感。但它也留下了有趣的启示:比如第五公设(平行公设)的争议,最终催生了非欧几何,这让我明白,即使是看似“不证自明”的前提,也值得被审视——科学的进步,既需要对确定性的坚守,也需要对“前提”的勇气。

       合上书页,最深刻的感受是:《几何原本》教会我们的不仅是几何知识,更是一种“如何正确思考”的方法论——从基础出发,尊重逻辑,质疑前提,追求体系的自洽。这种思维训练,或许正是它历经两千多年仍被推崇的核心原因。

微信截图_20250903170300.png

        暑假品读《给青年教师的十二封信》,书中对“为人”的深刻洞见令我深受触动。先生并未直陈“如何成为优秀教师”,而是反复强调“先学做人”。这让我豁然领悟:教育的本质,是“以人育人”的事业。教师的性情、眼界,乃至对生活的热爱,都如同无声的细雨,悄然浸润着课堂的每一个细节。他所言“世间第一等学问,惟有治己的学问”,更是振聋发聩。这促使我深刻反思:要求学生专注,自己是否沉得下心深耕备课?期望学生乐观,自己能否在挫折中葆有热忱?教师的成长,其根系深扎于人格的丰盈,远非止于教学技巧的精进。当我们自身蜕变为更通透、更温暖的存在,那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,便会自然而然地生发流淌。

         阅读,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,亦是教育智慧生长的沃土。此次暑期阅读活动不仅深化了教师对教育本质的理解,更激发了持续探索与创新的内驱力。国开附属小学将继续以书香涵养师心,引领教师在阅读中不断精进,以更丰厚的学养、更开阔的视野与更深沉的爱,助力每一位学子飞往属于他们的山峦。

分享: